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獲得國家網信辦備案 引領媒體生產智慧化轉型趨勢



12月2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第九批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信息,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旗下山東大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重點研發的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位列其中。該大模型算法將廣泛應用于文本生成場景,根據用戶輸入的文本提示詞或用戶行為歷史數據,生成新聞傳媒行業相關的文本內容,實現新聞的自動摘要、關鍵詞提取、情感分析、事件檢測等功能。
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負責人畢建峰說,該模型算法是一種專門針對新聞傳媒行業設計的大規模語言模型,旨在通過先進的算法技術輔助內容生產、優化內容管理、提升傳播效果以及維護平臺安全,“其核心用途在于通過文本生成技術,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主題或行為歷史,自動生成與特定領域相關的新聞稿件框架或部分內容,從而提高新聞寫作效率。”
在內容管理方面,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可智能生成候選新聞標題并進行質量評估,還能夠對海量新聞素材進行標簽化和分類管理,極大提升素材檢索和利用效率。另外,海岱大模型還具備強大的傳播效果優化能力,通過對新聞評論和社交媒體言論進行情感分析,幫助媒體深入了解公眾情緒和輿情導向,并對新聞事件進行關聯分析,為平臺運營提供決策參考。同時,為了保障內容生態安全,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可識別和過濾虛假新聞和有害信息。
“其技術創新不僅涵蓋了文本自動摘要、關鍵詞提取、情感分析及事件檢測等多項功能,還廣泛應用于事實核查和敏感內容識別,為新聞媒介行業提供智能化、全方位的技術支持。”畢建峰說,海岱大模型的研發歷程包括概念設計、模型訓練和優化、應用場景測試和反饋改進。在初期定義模型的目標功能后,通過大規模數據集進行模型訓練與迭代優化,結合用戶反饋,不斷完善模型的適用性和準確性,最終實現了在新聞文本生成、情感分析及內容管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據了解,海岱傳媒大模型算法是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自主研發的海瓏智能采編工具箱的具體應用體現。兩年來,經過研發團隊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已經完成了從初級的新聞自動生成、內容智能校對、輿情分析和AI作圖功能,到文本精準生成、感知智能、語言自然化等功能的深度優化和轉變。
此次海岱大模型算法備案成功,也為未來的技術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記者了解到,下一代海岱大模型將重點發展多模態能力,集成文本、圖像和視頻數據處理,實現更豐富的內容生成與理解。同時,將增強聯網搜索功能,提供實時信息獲取與分析,為用戶提供最新最準確的資訊。此外,計劃構建本地知識庫,提高對特定領域信息的檢索與運用效率,確保模型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精準性和可靠性。